2025年北京建工海淀马拉松,将起终点设在了中关村壹号。当10月12日的发令枪响,跑者们冲出永丰路大道,便踏入了一条由科技与生态共同编织的赛道。
2025海马,不只是速度与耐力的较量,更是一次与自然共鸣的诗意奔跑——跑过翠湖湿地的碧波,踏过京西稻田的金浪,在候鸟的鸣唱中,聆听海淀生态的呼吸。
PART 1
生态博物馆式赛道
是自然的交响乐
/////
海淀用六年时间建成六大片区水系循环网,日最大补水能力达69万立方米,让上庄水库、稻香湖、翠湖湿地等水面连成“会呼吸”的生态网络。
2025海马的赛道,是一首写在大地上的生态诗行。
当脚步掠过翠湖湿地,这片北京唯一的国家级城市湿地公园正以157公顷的生态肌理,为42.195公里的征程注入鲜活的生命力,构成了一座跑者与自然对话的沉浸式剧场,以万千候鸟的鸣唱为海马奏响最独特的助威乐章。
PART 2
翠湖湿地
候鸟的年度歌单正在播放
在这条生态、人文与科技交织铸就的赛道之间,翠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正是这场马拉松最动人的生态注脚。
2025年春季,这里完成第11年鸟类环志,记录到红喉姬鹟、棕头鸦雀等44种865只次鸟类,其中小太平鸟为新增物种——这里是海淀“生态疗愈”理念的缩影,也是京西生态修复的典范。
这片157.16公顷的湿地,拥有湖泊、池塘、浅滩等多类水体形态,不仅为水生植物提供多样的生长空间,也为鸟类、鱼类等生物营造了适宜的栖息环境,构成完整的湿地生态系统。
当跑者途经此处时,不妨放慢脚步——或许正有环志归来的候鸟掠过头顶,它们的翅膀上还带着科研人员的祝福。耳边掠过的不仅是风声,更是自然谱写的生态乐章——
苍鹭在水面捕食的啼鸣;
赤麻鸭在芦苇丛中的嬉戏声;
甚至远处鸿雁迁徙的呼唤……
这份由候鸟水禽共同构成的赛道独特的声景歌单,为海马跑者献上一场沉浸式的自然音乐会。
每一步踏过翠湖的跑者,都在用脚步参与这场生态与人文的双向奔赴。
PART 3
生态赋能
让城市血脉流淌生态基因
这片让城市血脉流淌的、“会呼吸”的生态基因,离不开海淀各系统的智慧支撑,也是他们对“水清岸绿”的执着——河道保洁、生态补水、湿地修复,让每一滴水都成为生态的载体。跑者脚下的赛道,正是这条生态水脉的延伸。
在此之下,不仅仅是翠湖湿地,纵观海淀之美,更是体现在各镇独具特色又浑然一体的自然与人文交汇的生态拼图之中——
京西稻田与上庄水库共舞,一曲农耕文明与湿地的生态交响乐;
凤凰岭的雄奇与阳台山的林海,构成“山-林-湖”的立体画卷;
温泉镇的温泉资源与科技园区共生,历史与现代在碧水间握手;
西北旺林立的高新科技大厦高楼与绿廊相映,用生态软实力定义“科技新城”。
PART 4
在海淀的呼吸里
跑向更远的未来
2025北京建工海淀马拉松,是一场跑向生态未来的宣言。
当跑者冲过终点,他们带走的不仅是PB的喜悦,更是一段与山水林田湖共生的记忆。在这里,每一步都踏在生态的节拍上,每一次呼吸都浸润着自然的馈赠。
会呼吸的湖,正等着你踏过它的波纹;
候鸟的歌单,
已为你备好最动听的章节!
参考资料:
北京日报《海淀6大生态循环补水网络全部建成,41条河渠实现生态补水》2024-11-20
北京日报《小太平鸟首次被环志!翠湖湿地春季环志鸟类44种865只次》2025-05-16
*图片来源:区融媒体中心、区园林绿化局、区水务局、区生态环境局